【有效】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安市莲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图解】西安市莲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莲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10日


西安市莲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全面开启莲湖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局面,建设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健康莲湖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建设为目标,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体育强区和健康莲湖建设,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现代化主城区,奋力谱写莲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贡献。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功能更加完善,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区人口比例达到53%以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网络覆盖全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9名,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经常广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民健身在倡导健康生活、凝聚人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用更加积极明显。推动体育消费,带动全区体育产业加速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力度

1.多渠道盘活土地资源。严格落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保证城市体育用地。系统梳理全区具备建设健身场地设施条件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废弃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养老、商业等场地资源,缓解全民健身场地建设用地需求。(责任单位:资源规划莲湖分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大兴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2.加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全面落实“七个一”工程;各街道、社区全面推进“三个一”工程。具体标准详见附件。(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大兴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3.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城市发展建设、人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围绕基层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社区全民健身路径覆盖质量,不断提高居住区健身路径覆盖率。“十四五”期间,新建多功能运动场1个、群众健身房10个、全民健身园区2个以上。积极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全区每年新建社会足球场不少于1个,到“十四五”末,累计新增社会足球场不少于7个。新规划建设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绿地广场要结合园区规模,同步配套一定比例的健身场地设施。按照国家标准落实新建社区健身场地设施配置,并结合我区实际为已建成的社区因地制宜配套羽毛球、乒乓球、棋类等健身场地,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差异化健身需求。(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大兴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4.广泛实施绿道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铁路沿线、城市绿带等资源及各类步行道、慢行道、景观道等,通过铺设塑胶、彩色沥青、设置标识标线等形式,规划建设集健步走、跑步、自行车骑行等运动于一体的健身绿道。到“十四五”末,全区健身绿道总量不少于30公里。(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5.推进体育场馆开放。落实国家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要求,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场地设施利用率。采取试点开放等形式,支持学校体育场地在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和安全的前提下向公众开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和商业体育场馆分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教育局)

(二)促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

6.打造高水平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围绕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持续做好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马拉松赛等“一带一路”精品体育赛事保障工作。挖掘“体育+”发展潜力,积极承接和引进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国际性品牌赛事。持续加大引进高水平全民健身赛事,带动全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7.培育多样化群众品牌赛事。配合市体育局继续办好西安市社区运动会、西安市全民健身大会、“舞动长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赛等综合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大力发展跑步、骑行、冰雪、公开水域游泳等群众喜爱的户外休闲健身运动项目。夯实“一区县一体育品牌”成果,举办“一带一路”陕西“武动长安”武术精英赛,增创陕西体育精品赛事,擦亮“武术之乡”金字招牌。开展“一街道一体育品牌”创建活动,使品牌效应逐步向社区延伸,带动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利用春节、全民健身日(月)等结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全区联动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健康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各街道办事处)

8.关注各行业人群健身活动开展。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及老年人运动会等市级运动会。鼓励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群团组织结合各自特点,举办综合性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一行业一体育品牌”,每年开展本行业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2次,参与人数累计不少于1000人次。围绕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妇女等重点人群,大力推广普及工间健身活动,推动各行业体育的纵深发展。持续推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坚持“健康第一、体教融合”的理念,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要求,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爱运动、爱健身的好习惯。常态化举办适合老年人、残疾人参与的体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的新态势。(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直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区民宗局)

(三)推进全民健身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9.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一步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及指导项目配比结构,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建设,成立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再培训力度,到2025年,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突破2900名,在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指导科学健身方面作用发挥更加明显。(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10.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制定完善《西安市莲湖区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西安市莲湖区体育社会组织量化考评办法》等相关制度办法,健全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业务指导和培养扶持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基本形成门类全、运行良、有特点,符合发展需求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为推广运动项目、服务群众健身、传播体育文化、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发挥主力军作用。(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民政局)

11.夯实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各级体育组织、体育骨干的积极性,按照“普遍性推进、差异化供给”的思路,指导和扶持社区成立健身活动队(站),大力发展社区体育组织建设。采取“社区选派、区级培训、市级再培训”的方式,为社区定向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组织能力好,贴近群众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到2025年,实现全区每个行政社区至少拥有6-8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成立3支以上健身活动队,带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12.发展体育志愿者队伍。充分借鉴十四运会志愿者服务工作经验,依托我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运动员,构建一支人数相对固定、人员相对稳定,服务意识强的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暖阳在西安、体育在行动”志愿服务和健康大讲堂项目,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责任单位:团区委、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四)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13.健全科学健身服务组织网络。深化体医体卫融合发展,推动健康关口进一步前移,让“运动是良医”成为社会共识。在莲湖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全面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全民健身示范社区建设,全区建成国民体质点不少于5个。合理布局国民体质监测点,监测服务常态化开展,年均监测总数不少于4500人次,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2%以上。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互助幸福院等人员培训,组织参加全市体医融合开具运动处方培训班,每年培训体医融合骨干人才不少于5名,逐步构建一支既懂疾病防治,又懂科学健身和运动康复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创建体医融合开具运动处方示范医院(科室),建立运动促进健康发展的新模式。(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卫健局)

14.多样化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活动。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五进”服务,采取多种形式让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每年举办区级“五进”示范活动不少于3次。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每年至少开展1次达标测试赛。依托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宣传载体、网络平台,开展健康宣讲,居家健身指导等活动,普及健身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五)打造社区体育示范项目

15.创建全民健身示范社区。按照“示范带动、综合提升”的发展思路,打造集健身房、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球类场地等室内、室外多元化运动场地、体育组织和体质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民健身示范社区。依托“西安体育大管家”平台,逐步配置智慧健身服务站,形成“线下指导+线上服务”的互补结构,构建社区居民“健身圈”,为群众提供举步可及的健身场地,提供差异化、精细化便捷服务。到“十四五”末,全区全民健身示范社区不少于9个,每个街道至少拥有1个全民健身示范社区。(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16.创建康养融合示范社区。参照全民健身示范社区标准,结合养老型社区、养老院建设,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突出老年人康养、慢性病康复等服务功能,到“十四五”末,创建不少于2个集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等服务于一体的康养融合示范社区。(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卫健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六)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17.传承体育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体育文化,挖掘和传承莲湖传统体育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体育文化产品,鼓励体育类影视、文学、美术、摄影、动漫创作,打造莲湖体育文化名片。加大体育科普工作力度,研发优秀体育科普作品,利用公共体育场馆开展科普宣传,满足群众对体育科普的需求。(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18.加强交流宣传。依托各类精品赛事活动,开展高峰论坛、体育交流、学术调研等交流活动,扩大我区体育文化交流广度和深度。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全民健身事业,参与全民健活动,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19.开展争先创优。积极参加市级部门举办的西安市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晨晚练示范站点评选表彰活动。积极争创国家和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区,示范带动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七)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20.构建体育产业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的互动融合,探索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以全民健身竞赛活动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足球改革发展,以创建西安市足球特色区县为契机,推动足球运动走深走实,构建适应新格局、满足高品质生活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21.培育体育消费市场。结合西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着力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培育体育消费市场主体,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产品,激发消费活力,充分发挥体育消费对提高全民健身品质的重要作用,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补贴等形式,发放全民健身惠民补贴,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

(八)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发展模式

22.完善公共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按照西安市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规范标准,加快推进区级公共体育场馆智慧化提升改造工作,使公共体育场馆更加便利化、人性化、专业化,推进体育场馆向低成本、高效率、高利用率的运营结构转型,实现效益提升。(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发改委、区工信交通局)

23.推进智慧服务平台建设。配合市级部门做好“西安体育大管家”平台更新迭代建设。宣传引导社会各界搭载手机应用程序,实现体育产品、培训等线上交易,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推进体育新业态,提升体育信息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构建起“一朵云、一张网、一个平台揽全局”的服务管理架构(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工信交通局)

24.提升智慧管理服务水平。以“西安体育大管家”平台为支撑,智慧化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形成布局规划、建设管理、群众反馈闭环架构。利用“西安体育大管家”平台智慧调配作用,将全区各类体育组织、体育资源纳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精细化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健身服务,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四、保障措施

25.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全民健身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解决辖区全民健身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民健身的政策措施要求,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健康莲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测评体系,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工作,全力保障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26.加大投入保障。用好用实体育彩票公益金,在利用市级体彩公益金进行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时,足额配比相应的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提升。建立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资金投入机制,将全民健身工作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投资计划,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赛事活动组织、健身指导培训等工作提供坚强保障。要积极落实国家全民健身政策文件和体育场馆的各项税收政策,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全民健身服务机制。研究制定与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的措施办法,为广大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创造必要条件。做好土地供应保障,将新建体育场地设施优先列入年度用地计划。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合理安排,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税务局、资源规划莲湖分局、区住建局、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卫健局)

27.强化安全措施。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安全监管,确保场地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强化疫情常态化管控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赛事活动举办。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监管责任体系,强化赛事风险评估,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应急管理局、公安莲湖分局、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