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莲小湖一起做非遗文化守护者


莲湖区(Lianhu District)位于西安市城区西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建有“丝绸之路”大型雕塑、大唐西市、大唐西市博物馆等丝路旅游景点。区内文物古迹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唐长安城遗址,明、清两代修建的鼓楼,明城墙,化觉巷清真寺,清代建广仁寺(俗称喇嘛寺),都城隍庙、高家大院、杨虎城官邸“止园”等。并且有西安剪纸、云堆技艺、面塑制作技艺、西安鼓乐、莲湖棉絮画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的优质传承和展示,守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莲湖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西安剪纸(莲湖、碑林、新城、临潼联合申报)于2014年被列入西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区拥有市级传承人刘慧霞,该项目的保护单位是莲湖区文化馆。

西安传统剪纸艺术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广泛流传,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应用于年俗、婚俗、丧俗、巫俗、宗教庙会等各种民俗活动以及服饰绣花底样,它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各种花草、瑞兽、吉祥字纹、吉祥图案。“剪纸”纹样以单色为主,传统复制纹样的方法灯熏,拓片为主。捻纸钉、针线缝是固定纹样的作用也是 “西安剪纸”的独特技能。剪纸制作技法复杂多样,包含阴剪、阳剪、单剪、折剪等。两剪便可剪出一对红双“囍”字。其艺术、地域、文化特征构成独特艺术美学享受。其实用、欣赏、收藏价值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

我区为了把剪纸技艺推广、传承,在区残联开办长期非遗培训班,也是我区剪纸传习所。我区传承人作品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纹样以单色为主,浓郁的古朴民风,更突显出西安剪纸淳朴、简练、明朗、独特的风格。并增强了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我区传承人分别给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剪过头像,受到高度赞赏。

德发长饺子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区拥有省级传承人马顺莉、市级传承人李龙,该项目的保护单位是莲湖区文化馆。

坐落在中国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德发长”,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8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德发长人在饺子制作技艺上不断创新,将单一的饺子食品发展成为融汇南北风味的饺子宴,由原来的8个品种到发展到现在的318个品种,并组合成了不同口味、不同主题的宴席。此外,德发长还开发研制出了适时、健体、融情,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二十四节气饺子,具有“一饺一型一态,百饺百馅百味,皮薄馅足,筋韧鲜嫩”的显著特点,先后有来自世界八十多个国家的政要与名流到此品尝,并给予极高的赞誉,被誉为“神州味苑的一颗奇葩”。2010年,德发长以318个花样饺子品种成功挑战“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一举摘得“拥有花样饺子品种最多饭店”的桂冠。

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收录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区拥有市级传承人雷焰。该项目的保护单位是莲湖区文化馆。

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是一种酥皮点心,因其馅晶莹透亮,犹如水晶而得名。水晶饼皮酥馅足,滋润适口,层次分明,油多不腻,糖重入口渗甜,而且具有浓郁的玫瑰和橘饼清香。水晶饼面色金黄,四周雪白,素有“金底银帮鼓鼓腔,红色印章盖中央”的赞誉,被誉为“秦点之首”,是十三朝古都西安之深厚文化底蕴的代表之一,被誉为“陕西名片”。水晶饼以西安生产的最为著名,清末慈禧太后到西安,品尝了德懋恭水晶饼,钦点为“贡品”,作为陕西的名特食品著称全国。每逢喜庆佳节,当地群众都会大量购买水晶饼,馈赠亲友,至今民间流行过年送礼必带德懋恭水晶饼的习俗。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

西安民俗“迎城隍”于2014年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民俗是由户县、长安联合申报,我区拥有省级传承人刘世天道长。该民俗的保护单位是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城隍是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西安城隍庙主要供奉西安的保护神城隍老爷,城隍爷是代天理物、护国安邦、监察善恶、掌管生死祸福的地方保护神,能够护城保民、祛灾除患、主理冥籍、惩恶佑善。

迎城隍有非常盛大的形式和隆重的仪式。其中有祭祀和巡游两部分组成,祭祀时由城隍庙主持道长率领道士开坛、请水、请圣、张榜摄召、救苦天地等,巡游是由道教乐队前导,掬香诵经队伍相随。神物祭器,神前仪仗一应俱全,气势威严。并且有民间艺术表演有百面锣鼓、芯子社、武术杂耍和秧歌等。

迎祭城隍民俗活动形式盛大古老,它包含了汉族民间信仰、宗教祭祀礼仪、民俗和民间艺术等多种内容,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它也是汉族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对各种汉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